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最近为什么又要封村「武汉封堵50座闸口多少钱」

最近为什么又要封村「武汉封堵50座闸口多少钱」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武汉封堵50座闸口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5个问题武汉封堵50座闸口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最近为什么又要封村

此时,新型肺炎疫情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不少农民自觉给亲友打电话,让他们不要串门。为了阻止人员流动,遏制病毒的传播,很多村民主动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在大年初一,不少村庄都“封了村”,对走亲戚的人进行了劝返。村民们自觉堵住了村口,用土、石块等挡在路上,或是采取挖断路的方式,进行硬核“封村堵路”。


谢邀!这次肺疫从上而上进入一级应急状态,这不是那个部门,那个人想封就封,就全国而言湖北省,武汉市受疫灾最重,加之,有在年节,情形特殊,又是人传人,其危险系数大,有无其它可行办法,戒严,封堵是无奈之举。

一,时至今日,还拿不出可行,有效,管用的药物或是针剂,一药治本,一针去根。

二,政府从发现病毒至今,动用一切专家,院士,卫健,科研院所,加紧研制新型防控疫苗。

从研制疫苗启动到成功,有效普及使用要有一短时间,一,两年,两,三年很难说准。

三,从近日官方发布的抗疫信息看,查防,监测,诊疗,收治向好,轻的方向发展,这是喜事,好事。

在防疫一线,广大医护工作者,专家学者,志援者功不可没。我们要铭记他们,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棒,最亮的名星,英雄。

由上,封村,封路,这有疫情而定,不是那个人想封,想堵。

大灾当前,任何人不可能自身独善,不被染疫。

做为公民,个人要做好防控,应尽个人的义务。

虽然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也不排除漏网之鱼。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高,一旦放松警惕,传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除湖北外的地方,全面放开估计得三月底四月初了。而且,现在国外形势比较严峻,国内已经有境外输入病例。

实践证明,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笔者所在地一个村的部分道路和院落,先于2月21日解封,后又于2月23日再度进行封锁,3月4日又才进行解封。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来回反复折腾,答案是:疫情风险系数加大,不得不作如此处置

解了又封,放在其他同类情况的地方来看,也是如此:疫情风险系数加大,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隔断病毒在更大范围传播,迫不得已采取的做法,也是最实际最管用的做法。

这几天在刷头*条的过程中,也发展安徽和河南部分地区的农村,也是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要不是一直未解封,要不是解封后又再度封路封村,同时也有一部分地方的农村因实施分级管控、精准防控的需要,在解封后又采取半封闭的形式,即村民出村畅通、自由,但进村有要求、有限制(如本村人测体温正常的才能进入,外村人一律劝返等)。

至于本回答开头所说的解了又封,是因为该村又有疑似病人出现,且该疑似病人因纳入集中隔离的时间较晚,接触的群众较多,已涉及到好几个院落、近百号人,为了以防万一,防止疫情范围再度扩大,就不得不对所涉及的院落、人员进行隔离,所以就又封闭了部分道路和院落,并禁止该村人员随意流动。

另外,随着国外疫情越发严重,回国人员增多,部分地区商疫情也有可能出现反复,有时不得不采取封村的方式进行防控。

当然,我们都希望大家都共同努力,力争在本月各地都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清“零”的目标,达到全面解封和摘下口罩的目的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为现在出现疫情的输入性,现在国外疫情很严重。国内有很多人从国外回来,为了不受到输入性的影响,有的各别地方为了安全起见进行封村吧。

我们要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自己一定要克制自己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出门也要做好防护设施。

举全国之力,全员检测武汉千万留守市民可行吗

这个问题我跟很多武汉邻居同事们商谈过了,已经提议几次了,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武汉人愿不愿意检测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世卫组织说,武汉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全世界欠武汉人民的。先前湖北人出行,全国不少地方出现拒绝路过,拒绝租住,拒绝复工的事件,这是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是一种歧视和伤害,也让封城中的武汉人寒心。现在武汉解封了,武汉人自费在家隔离了两个半月,可是出城的时候还得继续自费检测核酸和抗体,甚至还要求拿到CT片子,就算这样,大家遇到武汉的人和车子,心里还是提心吊胆,怕又来个无症状感染者!这种心理可以理解。前天有个外地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听说武汉要解封了,这么多人都出来了,说不定有些病毒潜伏者,你千万不要出门啊!我说,武汉人还有什么怕的?以前让我们跟几万病患一起捂着,我们都没怕,现在只有千把个了呢,这不是好多了?武汉人怕的是不让出门,不让上班,不让找事做。家里金库告急,孩子奶粉告急,老家父母赡养费告急,房子贷款告急,家里大学生学费告急,还有车子保险等着交钱,物业费等着交钱,孩子上幼儿园没钱了……能让我去挣钱不?为了全国人民健康,武汉人会配合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甚至CT检查,但是武汉人真的没钱了!这个不是大家喊加油,武汉人挺住就行的事,这个是让武汉人感到囊中羞涩的伤心事!报一下武汉协和医院的单价,总共都要乘1000万人次的:

CT拍片 296元 共2.96亿元

核酸检测 260元 共2.60亿元

抗体检测 140.82元 共1.40.82亿元

给武汉留守的千万市民全员检测新冠肺炎病毒,在执行上没有问题,但没有意义,对封堵病毒传播没有实质作用。

首先,武汉留守的市民有数千万,新冠肺炎检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病毒试剂盒日检测能力达到数十万份,但要检测完每一个留守市民,也要二十多天。这么长的时间,不能实时的掌握可疑患者的健康情况,对于疫情防控也没有帮助。

不同的试剂盒,生产厂家不同,取样操作方式不同,精度也有高有低,相应检测准确率也待商榷。在武汉这样一个大样本环境下,可能会出现是新冠肺炎感染者而没有检出的现象。

其次,武汉留守的市民大部分为健康人群,不必因噎废食,过于紧张。截止4月8日零时,武汉的总确诊人数为50008,这样的感染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武汉自1月23日封城,经过76天比较彻底的封闭,新冠病毒患者,潜在发病者,该出现症状的都筛选出来了。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被送到隔离场所有效管理起来了。应该说武汉目前也是安全的,不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个武汉人。

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类人的防控最难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无症状感染者在全国其他省市包括世界各国,都有相关病例。武汉目前加强对"四类"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漏堵漏。按照已知的数据,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在总的人口基数下占比也比较低。病毒核酸检测可作为一种辅助方式找出无症状感染者,但全员检测不太现实。

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国家对相关人员的病毒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自疫情爆发,在武汉进行的病毒检测数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武汉现在有许多有资质的病毒检测机构,如果个人不放心,完全可以自己去检一次,给自己一个安心。

核酸检测需要多次确认,成本太高,而且只能说明在检测前未感染,不能保证之后不接触感染,全员检测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现在和以后仍然以小区封闭防控存在一些问题:1、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疲劳作战,对于上班外出人员仅以健康码和量体温方式验证,基本是流于形式;2、当前大部分人是健康的,只有极少数可能的感染者,由于人员流动性扩大,这种封闭措施只能是限制,未必防得了漏网之鱼,也不利于商业恢复;3、在特效药物和疫苗出现之前,防控需要长期持续,有必要探索改进防控方法。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或许增强大众免疫力是最直接有效的防御,一些中药方已经在前期抗疫实战得到验证,建议由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开展全民中药预防(这也是中国过去防疫的主要措施),提升民众抵抗力,而且有利于无症状感染者康复并降低感染。综合考虑现有社区防控人员、物资等成本和商业设施损失,补贴一部分中药企业应该更合适,而且能借此机会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强烈建议在武汉市开展试点!

怎么会可行呢,武汉已经封城快3个月,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偏偏现在又多了个什么无症状,如果是解封后得上的还好解决点,怕就怕是一直潜伏在体内的,既然潜伏在体内,为什么不传染家里人,另外武汉关了两个月都还有无症状的,不做检测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毒,那就说明除武汉外,很多地方都应该有无症状的,难道全国都做检测吗

举全国之力对武汉千万市民全部核酸检测,没有可行性,没有必要性,具有歧视性。

1. 没有可行性 核酸检测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成本高昂,武汉现在的检测能力每天约3万份。就算全国支援上升到每天30万份,也得一个多月,那时疫情都结束了。不能让武汉全部停下来专搞检测吧!

2. 没有必要性 病毒潜伏期最多14天,武汉封城都76天,一代二代三代都暴露了,而且武汉已经全员拉网式排查,有问题的基本查出来了。即使有个别复阳者,复阳者有抗体,不会传播病毒。有少数无症状者,无症状者大多数是能不治而愈的,病毒连母体都攻击不了,怎么有能力攻击其他呢?少数无症状者有可能传染,做好防护就行。

3. 具有歧视性 如果只检测武汉人,武汉人会说我们已关了两个多月了,现在比哪里都安全,凭什么还把我们当高危人群?其他地方人会说为什么只检测武汉人?我们也不安全,要检都检,都是中国人。

所以,举全国之力只对武汉人做核酸检查,劳民伤财,毫无意义,既不公平又没必要。花这几十亿上百亿检测,不如把这笔钱发给全体武汉市民,弥补他们的损失,安慰他们的心灵!

2021年武汉汛期最高水位

一、水情

10月1日16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3.88米,流量39300立方米每秒;汉江新沟站水位27.96米,超警戒水位(27.50米);举水、倒水、滠水、府澴河等市域内主要中小河流均在设防水位以下。

二、工情

10月1日8时-16时,市、区共出动巡堤查险人员970人次,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0人!

全市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共39303人次,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482人次。封堵闸口5座,搭设防汛哨棚88个。全市河道堤防设施功能正常、运行状况良好。

根据我的了解,2021年武汉汛期最高水位发生在7月中旬。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武汉江汉站的水位达到了27.77米。这是自1954年以来武汉市区观测到的第三高水位,也是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水位。这次洪水给武汉市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幸好没有造成更大的灾害。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数据请以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又是病毒,又是水灾,又是地震,2020到底怎么了

首先今年是庚子年,随着科学的进步有很多人已经对历史警示淡然一笑不当一回事,纵观历史庚子年都不会太平。

对于庚子年,《地母经》中也做了明确警示:

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

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

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

桑叶须后贱,蚕娘情不悦。

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

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

由这《地母经》可见,庚子年在农事、自然灾害、人身安全方面,影响巨大。今年到目前为止发生的事情,你若放在古代你看看跟这个诗有半点差别?若在古代是不是都会应验?就来谈谈这段时间的洪涝,吴楚之地就是如今江西湖北一带,如果放在古代这样的洪涝是绝对防控不了的。这时候会不会发生劫掠的事?这是用脚都能想到的。生在现代才有这个科技能力把损失降到最小。所以别担心……

天灾,是指各种对人类带来危害的大自然变异。常见的天灾有:地震、海啸、洪水、旱灾、酸雨、冰雹、瘟疫流行、火山爆发,山竹台风、陨石坠落等。这些天灾就象刮风下雨一样,时时处处都在发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自然像一个人一样,不会总是保持温和,总有发脾气的时候。

以地震为例,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地震,就像人在活着时不断进行呼吸一样,当然有时发生咳嗽,打个喷嚏。地球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当然绝大多数震级太小或离得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每年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次。近期在我国发生的几次震级稍大的地震,人员伤亡极少,并未造成多大的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总会这儿发生点旱灾,那儿发生点洪灾,夏季某些地方发生冰雹灾害,沿海地区总会每年发生几次大的台风……。因而我国每年会发生许多天灾,人们能做的就是早做预防,万一发生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我的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活力四射的星球,偶尔活力过头,造成灾害,实属正常,不值得杞人忧天,大惊小怪。


不久前,抖音上有个视频说:“今年不死就成功“。意思说今年大家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不要图别的什么收获了。其实,这是一句玩笑话,逗大家乐的。但细想起来 ,今年真是多灾多难,又是病毒,又是水灾,又是地震,弄得人们心里总是慌慌的,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烦脑和痛苦。

今年春节前,我在网络上与湖北一个香厂订了两台手动制香机,准备节后发过来,谁也没有想到,大年三十湖北封城了,交通停止,制香机运不来 。于是,我就在家里,天天盼望疫情早点结束,四月底终于把机器运来了,我马上投入生产,可连续生产三次都不合格。这时 ,我在网上一查,才发现这个香厂是个骗子,这种制香机在网上才500多元一台,而我却花7380元买2台,说香回收,合同期只有3个月,一个多月产品也没有合格。后来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干预下,退回机器,追回7000元。

六月中旬我又租了门市,购买一台打酒机,开始卖青岛鲜啤酒。这个生意完全依赖天气,温度越高,销量才越高。从开张到现在 ,没有一天不下雨,即使白天晴天,傍晚时分总要来一阵瓢泼大雨 ,天气马上凉下来 ,还有谁要喝这个鲜啤?所以生意一直不好。坐在门店里,望着外面“哗哗”的大雨,心里默默地说“2020年这是个什么年”。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史,战胜各种威胁人类生存的病毒和环境,才能使人类繁延生息到现在。2020这个多灾之年,提醒人类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发展和探索自然规律,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战胜一切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以及相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安全。

今年是十二个轮回年,又是日食,日食百日雨,所雨水比较多,千万注意安全,低蛙地方和山体滑坡的地尽量不要去玩,以防万一山体滑坡,洪水什么的跑都来不及了。国家拨了好多的资金搞水利工程,希望各政府部门大力抓好水利工程,把河道加宽加高,清理干净。不够可以在当地适当每人l出小部分钱一定要把水利工程做到最好,防护防控措施到位。

武汉汉口江滩的由来

汉口租界:鸦片战争后忡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汉口开埠,外国列强纷纷涌入。在246平方公里区域内(北抵京汉大道,南至江边,西起江汉路东至一元路的范围)划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设立了近30家外资银行和金融...


  武汉海关大楼简称武汉关,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

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

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江滩的前世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有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

如此的美景,让人们很难想到在汉口新江滩建成之前,这片土地还是常受水患侵扰、直接影响武汉防汛的一大险滩,

20世纪70年代以来,武汉市江滩被抢占了184万平方米,堆着许多垃圾、瓦砾和违章建筑物,大量建筑物阻水,抬高了长江水位。“挤占水的空间,水就会将你逼进尴尬的境地。”由于防汛意识的淡漠,武汉江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起不到防御水患的作用。

江滩的今生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从21世纪初开始,武汉市对武汉江滩进行了防洪及环境的综合整治。汉口江滩仅第一期工程就搬迁了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各类阻水建筑物9.6万平方米,使往日一片芜杂的景象得到了改观,并清除了江滩的垃圾,疏浚了河道,培育了自然生长的植被。一旦遇到洪水,江水可以直接从上面流走,被淹没的植被能够进行再次种植。[1]

汉口江滩

在防洪设施方面,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封闭了5座,其余闸口高程也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还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在清除阻水建筑物和垃圾、增强防洪设施的同时,他们又依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三级平台高程23米,相当于长江武汉段常年水位,每年被淹没的时间为9个月。二级平台高程25米,相当于长江武汉段防洪设防水位,平均每年被淹没的时间约为3个月。一级大平台高程28.80米。该平台的高程相当于武汉市20年一遇的洪水高度。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一方面清除了江滩的违章建筑和阻水物体,使河道畅通、利于防洪,另一方面使市民和游客无论在旱季还是在汛期,都能享受滨江城市特有的美景。

到此,大家对武汉封堵50座闸口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武汉封堵50座闸口的5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