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正当防卫和互相斗殴「辟谣重庆持械伤人案件」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辟谣重庆持械伤人案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辟谣重庆持械伤人案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和互相斗殴
谢邀!
其实不必查看大段的理论陈述,区别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只需要看以下几点:
1,对象:防卫对象必须是侵害您的人!
2,时间:防卫时间必须是侵害发生时!
3,程度:以阻却侵害继续为不可逾越程度!超越就是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只在满足前两条而违反本条时构成!
最后:打架斗殴在进行时,不存在正当防卫一说,也不会发生所谓的防卫过当!相互都是不法侵害,不属于法律范畴的防卫!
相互斗殴不成立正当防卫,法律上有句名言:斗殴无防卫。如何区分相互斗殴和正当防卫哪?
正当防卫: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要求比较严。正当防卫有五个条件组成。
1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当然了,不法行为并非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此处的不法行为是指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而且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的违法行为。如果采取防卫行为根本不能减轻或者避免不法侵害(例如对重婚罪、贪污罪、贿赂犯罪)则不允许正当防卫。
2时机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从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的时候,到法益不再处以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之中。如果不法侵害人已经被制服或已经丧失了侵害能力;如果不法侵害人已经自动终止了不法侵害或者已经逃离了现场;如果不法侵害行为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并且不可能继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出现以上行为,是不可以对不法侵害人进行正当防卫的。
3主观条件:防卫意识。防卫意识具体的说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意志是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
4对象条件;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防卫对象可以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或者财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财物进行防卫时,要求不法侵害人将其财物作为不法侵害的手段或者工具,通过损毁其财物可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如不法侵害人利用自家的狗对行为人进行攻击,可以对狗进行打击来实现保护法益的目的。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必要限度的判断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需考虑不法侵害的程度、缓急、手段等。当然了,特殊正当防卫没有限度问题,不存在防卫过当。对于一般的正当防卫要求符合必要限度,否则可能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
相互斗殴(殴打他人)是指行为人公然实施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他人行为,相互斗殴的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踢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相互斗殴的双方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都有伤害对方的认识和意志,斗殴双方事实上都承诺了轻伤害,放弃了法的保护。所以“斗殴无防卫”。
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口水吐到脸上慢慢风干,累死对方就是正当防卫。
忍不住了,就是互殴。
如果还手了,力度没有和对方等同,超过剂量了就是防卫过当。
如果对方扛不住,一命呜呼(包括遇到喜欢挑衅而又心眼太小诸如王朗的人),那么,很遗憾,就和故意杀人沾边了。
区分:正当防卫是合法的,法律是鼓励的;相互斗殴是违法的,法律是禁止的。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根据刑法20条的规定,系指为了防止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侵害,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合理采取造成其一定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害的方法、措施,一般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从表面上看,也会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益的损害,但是其本质是“正义”的合法行为抗拒“邪恶”的不法行为所进行的斗争。从道德层面上看,这系见义勇为的行为;从法律层面上看,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
正当防卫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1)主观上必须具有保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的目的;(2)行为对象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3)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个必要限度要求,防卫行为一般应与不法侵害行为相称,或者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但不能过于苛求,防卫行为都是被逼迫的紧急情况下发生,认定“必要限度”时,应当设身处地,并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在具体案情发生时的坏境中进行判断、把握,否则可能对防卫人不公允。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的,属于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无限防卫权”,即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 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相互斗殴
相互斗殴,一般系指行为人双方都基于侵害他人的故意而实施的相互攻击对方的行为。
互殴行为不能成立正当防卫的理由在于:(1)双方客观上实施的都不是防卫行为而是侵害对方的行为;(2)双方主观上都没有防卫即保护合法权益的意思。
但是,相互斗殴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正当防卫的情形,(1)例如斗殴一方已经放弃斗殴行为而求饶或者已经躲逃,但对方仍然不依不饶,继续殴打或者继续追打,此时放弃斗殴一方具备了实施正当防卫条件的,有权进行正当防卫;(2)还如在一般性的轻微斗殴中,若一方突然采取非常激烈地手段进行攻击,另一方的人身安全(生命)受到紧迫地严重威胁时,亦应该允许“另一方”进行正当防卫,否则重大权益(生命)将会受到严重侵害,当然,这类情况下认定正当防卫须从严把握。
法律依据
刑法第20条等。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其重心是犯罪行为,特别是暴力犯罪,普通的轻微违法行为:比如遭到对方挑衅、辱骂、拉扯推搡、殴打等行为,可以选择报警、躲避,一旦还手,造成事态扩大,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司法实践中,往往这种行为会认定为互相斗殴行为,而不是正当防卫。
到此,大家对辟谣重庆持械伤人案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辟谣重庆持械伤人案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最新发布
-
小米手机电池有问题,一会电量,百分之50用了20分钟,变成,百分之5了,请问咋办「小米集团涨超5」
2025-01-04 -
成都一建筑拆除工地吊车后翻,砸中过路机动车致1死1伤,目击者:吊臂折成两半倾倒在地,将周围树木压断。你怎么看「」
2025-01-04 -
俄罗斯南部是亚洲还是欧洲「中俄航班取消」
2025-01-04 -
你的家乡有熏腊肉香肠的习俗吗,一般熏多久呢「自家熏腊肉被罚200元」
2025-01-04 -
刹车事件频发的特斯拉销量会断崖式下滑吗「特斯拉销量首次下滑多少」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