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年末单位写各种总结,格式要求一模一样,“八股文”有意义吗?对此你怎么看「」

年末单位写各种总结,格式要求一模一样,“八股文”有意义吗?对此你怎么看「」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12345成了许愿池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12345成了许愿池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年末单位写各种总结,格式要求一模一样,“八股文”有意义吗?对此你怎么看

八股文式的总结报告毫无意义!

说实话,年末总结做为年底各级领导一项工作日程,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更多地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程。

年末总结,颇具中国特色,恐怕中国独有。下级给上级的是汇报总结,通常上级领导写总结时会参考一下,然后就束之高阁,再无人看,除了存档,没有其他用处。而上级给下级开年末总结会时用的是总结报告。其实下级关心的是你做为顶头上司直接领导,一年来干了那些实事,而不是废话套话喋喋不休,领导台上念得起劲,下面听的人也许早睡着了。

但年末总结做为一种文本形式,同时做为一种工作形式,又不能不写不做。他是各级领导显政绩,表功劳的途径和方式。年年写,年年又没有新词新格式,就形成了八股文的格式和套话。先形势,后成绩,再不足,12345,ABCDE,总题下有分题,大题下套小题。用一系列的排比句,虚头八脑的空话虚词,来表政绩说功劳,好像不写详细,不写啰嗦,显不出一年的成绩,显不出总结的诚意,显不出文本的功力;其次是不疼不痒地找差距;最后是激励式地展望,虚无式地许愿,听起来鼓舞斗志,前景诱人,至于来年能不能落实兑现,才没有人管。

总结年年有,内容无新意。八股文式的年末总结,有虚无实,有文无质,无益于工作,无助于贡献。根源其实是形式主义在做怪,反映的是领导干部作风问题。领导喜听好话,好大喜功,上行下效,投其所好,不干正事实事,只做花样文章,长此以往,歪风盛矣!在中央三令五申要反对形式主义,破除官僚主义的今天,这种文本格式可以休矣!

如果非要做年末总结,不如说些真话实话,力戒废话空话。这也是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改变文风的题中应有之意!

其实年终总结应该属于公文的一种,而公文确实讲究格式。虽说没有过去八股文那样严格的要求,但是好像约定俗成,都是那一套:先讲成绩,后谈不足,最末谈明年工作设想。但仔细想想,这年终工作总结除这一套还真难采取什么新格式新方法。另外我觉得真正重要的还不是格式,而是文章的内容。我觉得这类东西之所以不耐看就是因为千篇一律,年年相同,除了换些新词语新数据没有仼何新东西。特别是查找问题和不足,往往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不痛不痒,甚至回避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没有触动痛处挖到根子,所以对下步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意义,造成大家都不是很关心这些表面文章。说到底我的意思就是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力戒形式主义!

我们不喜欢雷同,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八股文”太老旧,不合时代的潮流。

但是,总有一些地方经常会用到“八股文”。

我们公司领导开会,就经常用的是“八股文”,首先交代过去的业绩和不足,用一二三四逐条讲述。然后是当前的任务,还是用第一、二、三、四来概述。最后是今后的展望和打算,要达到什么目标,仍然用“首先、然后、再、最后”的模式总结。

以至于我都被潜移默化,习惯了这种方式。

听着是挺乏味,但是不得不说一目了然。

年末单位写各种总结,主要就是把事情交待清楚。“八股文”具有这个功能,人们也习惯了这个方式,简单易懂,所以不要排斥它。

难不成你还想在写总结的时侯,写成一个故事、一篇小说?甚至是一首诗歌?

如果你想,还得有那个本事,那份文采。

并且听和看的人必须能懂你写的东西,除非你肚子里的蛔虫,一般人真看不懂,或者根本不愿看。甚至嫌弃你:搞些乱七八糟的有意思吗!

所以,写总结,“八股文”就“八股文”吧!

没什么好排斥的,一般这些都是带有完成任务的心态做它,那些数据、词语已经够让人头痛,哪里还愿再花心思考虑其他。

到此,大家对12345成了许愿池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12345成了许愿池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