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歼20“新衣”敲定,为何如今还要使用迷彩「运20珠海航展」

歼20“新衣”敲定,为何如今还要使用迷彩「运20珠海航展」

分类:知识问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运油20抵达珠海参展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运油20抵达珠海参展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歼20“新衣”敲定,为何如今还要使用迷彩

我国空军之前发布的官方消息:歼20将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实际上,自歼20问世以来,它的涂装问题一直都没有最终定论。根据之前曝出的歼20照片来看,至今已出现了6种不同的涂装,包括参加朱日和大阅兵的3架歼20使用的涂装也不尽相同。

歼20最新的涂装有两款:一种涂装就是所说的“割裂迷彩”,也被叫做“瑞典迷彩”;另外一种涂装就是“斑斓迷彩”,根据涂装图案大小的不同,又有“大斑斓迷彩”与“小斑斓迷彩”之分。歼20到底会选用哪种涂装,虽然现在还没有官方给出的具体说法,但无论歼20选用哪种涂装,包括以后或许还会更换其它涂装。儒道之主认为,选用哪种涂装的原则都只有一个:战场需要。网上有很多文章称参加珠海航展的歼20“割裂迷彩”涂装是为了“既要有战斗力,又要有颜值”,对于这种说法,只能是呵呵……

采用“豁裂迷彩”或者是“斑斓迷彩”涂装的第一目的是:依靠不规则的渐变形成明暗变化,从而达到战机在中远距离下的低可视程度。简单说就是为了: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隐身战斗机受隐身涂料的限制,在涂装的选择上没有其他飞机那么自由——考虑更多的是雷达隐身的效果。也就是说,无论选择何种外部涂装,都要确保不影响它的雷达隐身效果——确保它的低雷达可探测性。记得歼20总师杨伟曾说过,下一代战斗机不仅要确保雷达低可探测性,还要在光学上做到“隐身”。

换句话说就是:隐身战斗机不仅追求的是雷达隐身,还有就是肉眼上的“隐身”效果,做到名符其实的隐身。儒道之主认为,选择使用这种“割裂”迷彩或者是“斑斓迷彩”的目的就是:降低被发现的概率,与“颜值”没半毛钱关系。本届航展最后一天(11月11日,空军建军日)2架歼20打开内置弹仓,4枚中距空空导弹+2枚近距格斗弹,对外展示的就一个字——“战”。歼20是为了“战”,而不是为了狗屁的“颜值”。

歼20的这种“割裂迷彩”涂装,显然就是为了肉眼“隐身”。歼20不断更换涂装,实际上就是对肉眼“隐身”的一种探索——朱日和阅兵中的3架歼20使用3种迷彩涂装(1架“割裂迷彩”、1架大“斑斓迷彩”、1架小“斑斓迷彩”),这实际上就是在检验这3种迷彩涂装的具体效果。空军公开发布消息称“歼20以新涂装亮相珠海航展”,这意味着在涂装测试过程中,“割裂迷彩”涂装已经获得了空军的认可。简单说:歼20最终选择的涂装就是“割裂迷彩”涂装,除非今后在涂装方面我们获得更大的突破。

中国新型直20直升机会有反潜型号吗

这个问题不用怀疑的,直20研发的目标海陆空三军通用,现有的消息已经证明,直20舰载型模型已经出现在我军的055型驱逐舰上。也就是说这个型号正式服役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直20作为通用直升机研发,在原型服役之后,可以继续开发多款不同的型号,以供不同的任务要求。其中海军型就是反潜直升机了。

这个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反潜作战当中。反潜直升机站立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我们一直在谋求发展新一代的反潜直升机,现有的反潜直升机已经不能满足我个要求了。直9机体太小啦,不足以担负起反潜作战的重任,直18太重太大,无法在大多数舰艇上搭载,所以我们需要的下一代反潜直升机,也就是直二零了,最大起飞重量十吨,要比直九大了许多,外型尺寸却没有放大多少,可以适应绝大多数舰艇的要求。

11月13日,中国航空工业官微发布了一则关于【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应急漂浮装置首次全状态系统联试圆满成功】的微薄。http://ep.cannews.com.cn/publish/zghkb7/html/1490//node_055306.html在这则新闻中,我们看见了为一架外形和直20非常类似的直升机模型,这也许就是直20的海军反潜型的模型。

直20新型通用直升机是中国正在研发中的新一代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在外形设计和整体布局以及使用模式上,都和美国的黑鹰系列直升机非常相似。其陆军突击运输型已经开始在陆航部队中试装使用。

美国的黑鹰系列直升机是一个非常大的系列,除了基本型陆军突击运输型以外,还有海军反潜、搜救、特种作战等各种用途的大小几十种改型。相信中国直20直升机也会采用这种研发思路,以陆军突击型为基础研发各种改进型,而海军反潜型必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型号。

博主以前曾经就这次试验的这种水面应急漂浮系统写过一篇文章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43972284406307&mod=zwenzhang。可以看出,只有长期在海上飞行的直升机才会装备这种应急漂浮系统。作为海军型直20,这个系统是比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套系统就是为直20海军型设计的,而直20海军型很可能已经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红色“海鹰”,就会和055驱逐舰一起,出现在祖国的海疆。

图片网络收集,感谢原作者!

目前,海军也就两款反潜直升机,其中直9C是以直-9A为基础研制的反潜型号,空重只有2.05吨,最大起飞重量仅4.4吨,实在是全球反潜直升机中的小玩意,只是解决了海军有无反潜直升机的问题。

由于载重量少、滞空时间短、飞行距离近、作战半径浅,只能携带有限的反潜探测设备,以及2枚A-244S轻型反潜鱼雷,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海军航空反潜能力的提高。

另外一款是引进的俄制卡-28反潜直升机,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俄海军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的出口型,起飞重量有12.6吨,内部最大有效载荷4吨,或最大外挂5吨,最大续航时间4.5小时,航程也较远能达到1200公里。

但由于研发年代久远,卡-28貌似机体庞大,航程包括滞空时间都较长,但反潜探测能力却一般,携带的反潜武器非常少,只有1枚自导鱼雷,1枚火箭助推鱼雷,反潜能力不见得比4吨级的直-9C好到哪里去。

卡-28发动机包括机体维护极为复杂,最关键的是卡-28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特别高,在海军内部有“老卡”的戏称,因此海军宁可使用维护保养相对简单且反潜效率相差无机的直-9C反潜直升机。

实话实说,水面舰艇部队只是解决了有无反潜直升机的问题,但驱逐舰、护卫舰的航空反潜能力低下,历来是海军的短板,在海军早就解决了对海打击,远中近程防空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集中精力解决海军反潜作战能力不强的问题,是到了该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其实,消息前几年就透露出来了,网络上流传出来的直-20在高原试飞的照片,令关心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军迷非常振奋,因为此机脱胎于西科斯基公司的黑鹰直升机,而黑鹰直升机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唯一能飞上高原的直升机。

直-20只是网友对国内正在研制试飞的这款10吨级通用直升机的称呼,而非军方非正式名称,最终,会被命名为什么型号,有待服役时军方的正式公布。

作为一款10吨级的高性能通用直升机,实际上适合陆海空三军装备,在首先作为运输直升机的前提下,也可改造成适合陆军用的武装直升机,以及适合海军使用的反潜直升机。

海军对10吨级反潜直升机可谓盼望已久,一旦脱胎于黑鹰直升机的直-20反潜直升机上舰,将极大地改善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反潜能力的不足,在搜攻潜作战中,我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必将如虎添翼。

此外,直-20反潜直升机还可执行侦察、巡逻、警戒、搜救、补给等任务,以及执行反舰导弹远距离攻击时的中继制导等任务。

到此,大家对运油20抵达珠海参展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运油20抵达珠海参展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